诗人张栻简介

张栻(1133年9月15日——1180年3月22日)字敬夫,后避讳改字钦夫,又字乐斋,号南轩,学者称南轩先生,谥曰宣,后世又称张宣公。南宋汉州绵竹(今四川绵竹市)人,右相张浚之子。南宋初期学者、教育家。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(公元1133年),南宋孝宗乾道元年(1165年),主管岳麓书院教事,从学者达数千人,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,成为一代学宗。南宋孝宗淳熙七年(1180年)迁右文殿修撰,提举武夷山冲祐观。其学自成一派,与朱熹、吕祖谦齐名,时称“东南三贤”。孝宗淳熙七年(公元1180年)去世,享年四十八岁。南宋理宗淳祐初年(1241年)从祀孔庙,后与李宽、韩愈、李士真、周敦颐、朱熹、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,世称石鼓七贤。 
张栻十五日再登祝融峰用台字韵
今朝风日霁,共约再登台。人在云端上,僧从天际回。岩头风戛竹,林畔雪欺梅。浊酒消寒气,无妨饮数杯。
张栻诗送陈促思参佐广右幕府
旧说桂林好,君今幕府游。江山资暇日,梅雪类吾州。煮海何多说,安边更预谋。政应勤婉画,不用赋离忧。
张栻憩清风峡
扶疎古木矗危梯,开始知经几摄提。还有石桥容客坐,仰看兰若与云齐。风生阴壑方鸣籁,日烈尘寰正望霓。从此上山君努力,瘦藤今日得同携。
张栻齐山石壁间见林择之题字缅怀其人赋此
平生子林子,一别今几春。宁知林壑中,忽见题墨新。巉巉屹苍石,恍若对其人。徘徊不忍去,我怀谁为陈。自子来江东,相去亦已迩。谓当复相逢,跂首日望子。云何竟差池,又此隔千进而。凭高久伫立,飞鸿渺烟水。
张栻七月旦日晚登湘南楼
又书稍去眼,日夕是微凉。高楼一徙倚,清风为我长。渔父荫深樾,归人度浮梁。仰看河汉明,俯视群山苍。平生会心处,於此故难忘。旧闻水东胜,岩峦发天藏。岂无一日暇,勇往聊徜徉。民瘼未渠补,况敢怀乐康。天边云物佳,似复为雨祥。秋成傥可期,岁晚或自强。当从农家鼓,一历水云乡。
张栻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
寒收花尚瘦,风静江不湍。元戎肃千骑,历览元留难。好景要徐出,微云故遮阑。惟春布嘉惠,公岂乐游观。庞眉八十老,扶杖来蹒跚。去年幸一稔,何以报长官。酌酒公自劳,得无有愁叹。嗟哉三章约,所贵简且宽。黄堂载清静,自觉田里安。须公出妙语,兹游记不刊。
张栻次韵元晦择之雪中见怀
流水浩无息,游云去不休。我思在何许,起步三径幽。男子四方志,胡为守一丘。盍簪未可期,此意空绸缪。平生子朱子,砥柱屹横流。探古独遐观,万象供双眸。结友得林子,苦心事穷搜。看渠清介姿,便可披羊裘。昔者千里驾,共我风雪驾,共我风雪游。永言清绝景,只以好语酬。居然隔年别,却喜翰墨留。诗来尚记忆,知子不我尤。讲羽今难忘,离索古所..
张栻次韵德美碧感旧之什且约胡广仲伯逢季丘来会
相逢倾盖地,回首叹川上。士穷不足怪,但喜气愈王。凛然岁寒姿,儒林有龙象。栖迟似隐君,矍铄真诗将。惟应一弹指,欲了四大藏。旧羽想冰消,岂复留余恙。新篇更纡余,和气兴醖酿。却思东鲁游,几载南阳葬。风霜摧宰木,日月随过浪。岂期经世心,晚岁成独往。萧然屋半欹,使我怀抱怆。独有千载传,此事可凭仗。细观宇宙间,何得复何丧。尚期浮云..
张栻次韵陈寺丞除体
建议了亡补,归来谢驰驱。除荒城南丘,有田十亩余。满城车马喧,得此逃空虚。平湖永昼静,泉声杂埙竽。定自非偶然,供我耳目娱。执热者谁子,来浣尘土补。破颜为我笑,共看云卷舒。危机起於中,胡越生同车。成功妙克己,八荒无一区。收心试参此,得失竟焉如。开缄得君诗,嗜好如我迂。闭门君未可,出处本非疎。
张栻次韩机幕韵
韩杜有佳句,炯炯如辰星。自昔此邦胜,中土亦饫听。奇观今愈多,洞户长不扃。秀色真可餐,腴泽到畦丁。寒岩度轻舫,瘦岭着危亭。因已小雁荡,宁复谈屏谈。自我来拥麾,每思御风泠。如何半载间,足迹才一经。居然俯仰中,便觉尘虑冥。旧刻暗苍藓,往事过奔霆。颇闻烟霞外,往往接神灵。向来羽衣士,吐内夸奇龄。终焉亦归尽,难留鬓毛青。塞雁度霄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