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衔半日,别去莫淹留。
烟敛孤村晚,芦残两岸秋。
僧归山后寺,人倚夕阳楼。
篱菊寒犹艳,邻牛夜不收。
傒奴为候吏,驽骑胜鸣驺。
世态如云变,年光逐水流。
塞翁非失马,庄叟叹牺牛。
横笛吹新恨,寒砧捣旧愁。
食场驹皎皎,在野鹿呦呦。
谤以虚名起,官因愚直休。
心长驰北阙,衰不梦东周。
日损潘郎貌,霜凋季子裘。
诗惭何水部,狂学白江州。
鸿宝终须献,明珠且莫投。
山精何处采,石髓杳难求。
无论朝中客,闲人亦白头。
作者
    李开先(1502~1568) ,汉族,山东济南人。明代文学家、戏曲作家。字伯华,号中麓子、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,历官户部主事、吏部考功主事、员外郎、郎中,后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。二十年,目睹朝政腐败,抨击夏言内阁,被罢官。他壮年归田,“龙泉时自拂,尚有气如虹”,希望朝廷重新起用,但又不肯趋附权贵,所以只能闲居终老。李开先的文学主张和唐宋派接近。他推崇与正统诗文异趣的戏曲小说,主张戏曲语言“俗雅俱备”,“明白而不难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