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

本草纲目》(公元1578年)明.李时珍著。 五十二卷。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,收载药物1892种,附药图1000余幅,阐发药物的性味、主治、用药法则、产地、形态、采集、炮制、方剂配伍等,并载附方10000余。本书有韩、日、英、法、德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。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。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,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,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,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,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。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。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。

释名
井水

气味
甘、微寒、无毒。

主治
逐痰下降(即治逆痰),下胸胃淤浊,止吐。



释名
在秋露重的时候,早晨去草间收取。

气味
甘、平、无毒。

主治
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,或把治疗疥癣、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,可以增强疗效。
..


释名
掘地,达到黄土层,约三尺深,用新汲水灌入,搅浊,等水沉清后,取消水用。这就是地浆,亦称“土浆”。

气味
甘、寒、无毒。

主治
解中毒烦闷,解一切肉果菜
..


释名
亦名温泉、沸泉。种类甚多。有硫磺泉,比较常见;有泉砂泉,见于新安黄山;有矾石泉,见于西安骊山

气味
辛、热、微毒。

主治
..


释名
亦名卤水。煮盐初熟时,槽中沥下来的一种黑色浓汁。味苦,不能吃。可用它做豆腐。

气味
咸、苦、有大毒。

主治
各种虫蚀病,颈瘘(颈部淋巴结核),疥癣,痰厥等。

..

释名
阿井在今兖州阳谷县,即古东阿县也。

气味
甘咸、平、无毒。

主治
逐痰下降(即治逆痰),下胸胃淤浊,止吐。

附方..


气味
咸、平、无毒。

主治
立夏雨水夫妻各饮一杯,还房,当获时有子,神效。



释名
《金门记》:五五日午时有,急伐竿。中必有神水,沥取为药。

气味
甘、平、无毒。

主治
解渴去热。

..

气味
咸、小温、有小毒。

主治
煮浴,去瘙疥癣。饮一合,吐下宿食胪胀。



释名
岩土石间所出泉,流为溪涧者也。

气味
甘、平、无毒。

主治
霍乱烦闷,呕吐腹空,转筋恐入腹,宜多服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