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人宁调元简介

宁调元(1883—1913),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字仙霞,号太一,笔名有辟支、屈魂,化名林士逸,湖南醴陵人。1904年加入华兴会,次年留学日本,并加入同盟会。回国后创办杂志,鼓吹反清革命,遭清政府通缉,逃亡日本。萍浏醴起义爆发后,回国策应,在岳州被捕,入狱3年。出狱后赴北京,主编《帝国日报》。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,创办《民声日报》。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。二次革命期间来沪,参与讨袁之役。后赴武汉讨袁起义,二次革命失败后,宁调元不幸被捕,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,年仅30岁。其诗篇激昂悲壮,风格沉郁,作品多写于狱中,著有《太一遗书》。
宁调元秋兴,三叠前韵·汉家陵阙对西晖
汉家陵阙对西晖,南眺瀟湘烟雨微。眼见红羊成浩劫,若为黄鹄竟高飞。畏蛇畏药何时了,为雨为霖此愿违。起视东南生意尽,几人田宅拥高肥。
宁调元秋兴,三叠前韵·落日孤城万柳斜
落日孤城万柳斜,江山无复旧繁华。故宫真有金人泪,银汉频回帝子槎。一夜微霜飞木叶,数行清泪咽胡笳。芙蓉生在秋江上,何事开花又落花。
宁调元秋兴,三叠前韵·秋烟漠漠锁荒林
秋烟漠漠锁荒林,隔岸楼居气象森。逝水为谁留泡影,流光不惜分馀阴。一场筵散轻分手,千里月明共此心。等是不堪愁里听,朝来寒雨晚来砧。
宁调元壬子感事四章·塞上秋高马渐肥
塞上秋高马渐肥,将军推食复推衣。高楼西北腾奇气,大海东南露国徽。此去似怜乌鹊意,我来不见木棉飞。十年一事生差幸,眼看征人奏凯归。
宁调元壬子感事四章·世渐承明喜欲狂
世渐承明喜欲狂,衣冠重睹汉家装。五千貂锦张旗鼓,百二金瓯资栋梁。青史更无先例在,黄牛贪看异乡忙。愁来对此频搔首,惭愧新添两鬓霜。
宁调元壬子感事四章·哀乐中年梦里过
哀乐中年梦里过,功成见说有渔蓑。鄂褒不尽关毫发,树木从容老橐佗。似此生存真不易,古来英武亦无多。历朝兴废寻常事,彀得旁人烂斧柯。
宁调元壬子感事四章·上将雍容阃外尊
上将雍容阃外尊,醴泉芝草信无根。六朝金粉推红玉,七郡良家尽孟贲。不食帝羓终积憾,似闻辽鹤有啼痕。交游百辈凋零后,当作晨星总可论。
宁调元秋兴,再叠前韵·萧萧木叶下江头
萧萧木叶下江头,猿啸天高万里秋。北方佳人真绝世,南国红豆最牵愁。竟教异路伤风马,为惜前盟问海鸥。是果是因谁料得,偶然郭李又同舟。
宁调元秋兴,再叠前韵·朝来烟雾蔽清晖
朝来烟雾蔽清晖,魔力渐高道力微。何日黄龙能直抵,只今乌鹊尚南飞。旧人渐散空相忆,壮志犹存未忍违。从此蓬山天样远,休论燕瘦与环肥。
宁调元秋兴,再叠前韵·不堪雨细又风斜
不堪雨细又风斜,心绪都如未展华。汉上惊鸿冰作影,银河彩凤玉为槎。百年人事观朝槿,万里烽烟急暮笳。独立江城无限意,我来不见落梅花。